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沈阳医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科研、教学以及临床医疗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进展,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临床护理、技术方法、短篇与个案、论文摘要、综述与讲座及计算机应用等。欢迎校内外作者踊跃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沈阳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沈阳医学院
出版部门: 《沈阳医学院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23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执行《CAJ-CD规范》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沈阳医学院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沈阳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沈阳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8-2344
- 国内刊号:21-1393/R
- 出版周期:季刊
-
亚低温脑保护的临床应用
早在50年代,低温(27℃~28℃)就已应用于心血管直视手术,以保护脑及其它重要脏器,但由于心功能损害,室颤和凝血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而被人们放弃,仅被选择性用于某些复杂的心血管直视手术.80年代后期,轻中度低温(29℃~36℃)简称亚低温对缺血性和外伤性脑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再次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9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研究发现30℃~33℃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
作者:夏学巍;宋玉琴;吴飞 刊期: 2001- 01
-
胃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胃癌24例
胃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生肿瘤之一,其诊断主要是靠胃气钡双重造影、内窥镜、CT、超声等。近年来,由于CT图像更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细微结构,使之成为胃癌重要诊断手段。笔者收集了我院24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资料,结合胃气钡双重造影和CT检查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评价二者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东;陶伟光 刊期: 2001- 01
-
CO2激光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110例临床观察
我院1994年3月~1999年3月,应用CO2激光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101例,经随访一年以上有效110例,总有效率91.8%,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岩;岳立成;翟燕松;张东轶 刊期: 2001- 01
-
外伤脾保脾手术治疗23例
脾脏是腹腔内易因外伤而发生破裂的脏器,因此外伤性脾破裂是腹部常见的损伤.本文收集1984~1999年我院及外院采用不同保脾方法治疗外伤性脾破23例,比以手术切除脾脏为主的传统治疗手段更具优势,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刚;李延茂;张庆森 刊期: 2001- 01
-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尖锐湿疣61例
1998~1999年我科采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生产),治疗尖锐湿疣61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久宏;曲悦勇 刊期: 2001- 01
-
晚间接白天静滴催产素引产7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17时接白天持续静滴催产素引产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单胎头位,无骨盆狭窄,孕41周以上和无产兆初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晚间17时接白天持续静滴催产素方法引产,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的8时至17时静滴催产素方法引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引产-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7时接白天持续静滴催产素方法可取得......
作者:董沈昌;牛雨霞;李颖;姜辉;佟世英 刊期: 2001- 01
-
30例胃肠道瘘的治疗体会
胃肠道瘘是各种病因所形成的胃肠道内两段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器官之间或一段肠管与体表之间的病理性通道[1].多与腹部手术处理不当,某些胃肠道疾病穿孔感染或创伤所致.胃肠道瘘处理不当死亡率极高,尤其高位小肠瘘更为突出.......
作者:卢建新;冯锐;马骊 刊期: 2001- 01
-
氟罗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对比观察
氟罗沙星(fleroxacin,FLRX)为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国外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在瑞士和日本上市,国内于1995年始有少数药厂生产并应用于临床.本品具有抗菌谱广和抗菌作用强等优点.本文应用FLRX和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片剂随机对照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16例,并对FLRX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吴兆音;崔涛;邵素梅 刊期: 2001- 01
-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肥厚、粘连56例
我科自1993年以来采用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简称结胸)所致的胸膜肥厚、粘连,疗效满意。现将56例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崔巍;孙德斌;乔瑞君 刊期: 2001- 01
-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可作为反映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其血浆浓度增高反映了体内纤溶活性增强.本文观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不同时期血浆中DD水平,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菲;鄂紫娟;李爽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腰椎间盘术后并发感染9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 2 DEHP短期重复暴露对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3 对长期冷冻存储的蚯蚓溶栓酶活性分析
- 4 正中纵行入路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 5 硬核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角膜水肿临床分析
- 6 黄连解毒汤的镇痛、抗炎及体内抗肿瘤作用
- 7 猪小肠黏膜下基质在组织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 8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体会
- 9 喉罩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中的应用
- 10 80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穿术的配合及护理
- 11 本科护生共情能力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12 多媒体标准化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 13 血清学筛查联合胎儿非整倍体产前无创基因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 14 七氟醚吸入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 15 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 16 脉络膜血管瘤致失明1例
- 17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因的研究进展
- 18 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46例
- 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 20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